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交通运输局持续深化出租车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做到既要为群众解决出租车服务问题,也要为驾驶员群体解决经营困难问题。
2021年
中山出租车行业建立了
服务+收入的诚信体系监管模式
也为驾驶员建立“司机爱心驿站”
缓解“三难”问题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
联合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互联网出行平台
计划开展“诚信打车”行动
意在解决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
遇到的“乘客恶意逃单”问题
▼01恶意逃单金额数十万元
据了解,很多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都表示,自己遇到过乘客不支付车费问题,少则十多元,多则几百、上千元,特别是春节前的长距离跨城订单,个别乘客通过不经常使用的平台叫车,到达目的地后车费已经好几百元,有的乘客就恶意逃单了,并且再也不使用该软件叫车,司机无法联系上乘客。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累积未支付的“存疑订单”金额达数十万元。为解决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实际问题,市交通运输局推动“诚信打车”行动,把各平台限制打车名单联合起来,做到打车领域“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02“诚信打车”行动共建司乘和谐出行
未支付的“存疑订单”经核实,存在恶意逃单的乘客,或将在各互联网出行平台暂停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叫车和乘车服务。特别提示:延迟支付、司乘双方本存在服务争议的情况并不会影响个人打车权限,只有经核实,涉嫌“恶意逃单”的行为,才可能限制叫车,并非纳入叫车黑名单,当事人可联系中山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88801998,沟通相关情况,解决后立即恢复叫车服务。
典型案例
2月15日,市交通运输局收到一份“关于乘客欠费四百多元,涉嫌恶意逃单”的投诉,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投诉人(出租车驾驶员骆师傅)。
经了解,在2021年5月16日2时57分31秒,骆师傅在中山南区某地点接了网约车平台订单前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1航站楼,去到目的地后车费显示469.67元,驾驶员要求乘客付款完成再离开,乘客说网络信号不好,稍候再支付,随后就下车离开,但订单迟迟未付款。事后驾驶员通过平台给乘客打电话,第一次接通电话乘客说会付款,但经过一段时间仍未有支付车费的信息,驾驶员再次联系乘客,由于平台留的是乘客虚拟号码,已经无法联系乘客,骆师傅立即联系平台客服,客服根据注册信息中的联系电话,仍然联系不上乘客。经工作人员多次联系,乘客注册手机仍然为“未开机”状态,最终在未解决“存疑订单”前,在各互联网出行平台上采取联合限制措施,临时暂停该身份注册人的打车、乘车服务(含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公交车)。
来源: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