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昆明公交危险品认知盲区不少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2-07-17 09:41:54.0 阅读:14171次
本文附件:
来源:云南网   

  针对网友对不能带红酒坐公交车的质疑,公交公司表示:其实高度酒、打火机、发胶、气雾杀虫剂、啫喱水、指甲油、染发剂、香水等日常用品都属易燃易爆危险品范畴

  近日,因带红酒上公交车被拒载,有昆明网友发帖质疑《昆明公交禁止携带玻璃瓶上车?》。随着大家讨论的深入,一个长久以来被忽略的问题浮出水面:公交车应该对哪些物品说不?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仅乘客对公交车危险品存在认识盲区,连公交车司机也在酒瓶、氢气球等物品的把关上态度暧昧。

  相比飞机、火车等拥有系统安检设施和流程的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运营过程中基本不设防,以昆明公交为例,每天行驶50多万公里,出车4万车次,客流量达到200多万人次,安检只能靠公交车司机的火眼金睛来识别、判断。

  网友质疑

  “公交公司有书面文件吗”

  “今晚大约9:15左右,我于得胜桥站乘坐一辆59路普通公交车准备到双龙商场车站下车。当时我刚从超市购物回来手提两瓶红酒(外包红酒专用加厚型手提袋),刷了公交卡以后,一名40多岁的公交司机对我说,我提了玻璃瓶不准上车,不由分说把我赶了下来。”网友“叠石桥”很气愤:昆明公交公司有提玻璃瓶就不准上公交的书面文件吗?

  《昆明公交禁止携带玻璃瓶上车?》在网上很快成为热帖。网友“shinnyb”说:“公交车不准携带玻璃瓶,第一次听说。”网友“高原山枣”很不屑:“抽疯,他以为他开的是飞机呢!”

  也有网友认为安全第一,可以理解公交司机的做法,网友“ywd1”说:“为了公共安全还是少带酒类上公共场合。”网友“苏格拉底的胡须”表示:“在其他地方已经发生过公交车燃烧事件了,乘客带的东西里有油类燃烧物。”

  还有网友出主意,“盘龙江”说:“要藏好,才能带,以后记得藏好啦。”

  采访中,很多昆明市民对于能否带红酒上公交车也是很茫然。“红酒不能带上公交车么?我不知道,第一次听说。”王女士一脸茫然。

  “应该不可以,红酒属于高浓度酒。”初中生小刘自信地下了判断。

  “不清楚!这个司机不让上车,就下车呗,等下一辆车,没准其他司机不阻止,如果都不允许乘坐,那就算了。”李先生笑着说。

  记者调查

  公交车危险物品你知多少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乘车!”乘坐公交车时,这条警示语经常出现在车门车内或提示音里。但是,对于广大乘车市民来说,不能上公交车的危险物品有哪些呢?

  “不能上公交车的危险物品?炸药、烟花爆竹之类的。”在公交站牌等公交车的王女士思考片刻后,不确定地说。

  “枪支、匕首之类的,可以行凶的工具,还有炸药,玻璃……其实,我不是很清楚。”刚下车的李先生边想边说。

  “煤气罐、烟花鞭炮、啤酒吧,只是在公交车提示语音里听到过,具体不知道是哪些物品。”小王是一名初中生,每天需乘坐公交车上学。

  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到底指的是什么,市民并不清楚,甚至没有“危险品”的概念和意识。一些市民表示,有时候拿着氢气球、啤酒等东西,司机也不让上车。还有市民说,“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能装进包里藏好,司机看不见,他就不会说了……”

  资料显示,公交车危险物品除了大家熟知的汽油、柴油、酒精等易燃品,还有烟花爆竹、炸药、雷管、煤气罐、氧气瓶、丁烷气体等易爆品。此外,我们常用的高度酒、打火机、发胶、气雾杀虫剂、啫喱水、指甲油、染发剂、香水等日常用品,也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范畴。外包装上标有“危险品”标志的物品,也严禁携带上车。

  相关解释

  公交危险品规定有盲区

  采访中,晚报记者发现,就公交危险品而言,公交系统内部也存在分歧。

  以红酒来说,采访中,不同公交车司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位女司机表示,公交车上比较拥挤,如果把红酒带到车上,不小心瓶子打碎了,不仅酒会泼洒到其他乘客的身上或是洒在公交车内,玻璃也容易划伤其他乘客,再者,若所带红酒为高浓度酒,在有烟头等微小火源的情况下,也易引起火灾。但也有人表示不让红酒上公交车太教条了,高度酒才存在着易燃的问题。

  在业内人士眼里,何为公交车危险物品?一位公交车车队书记告诉晚报记者,“公交车上几乎都有提醒乘客不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乘车的相关标语,但是具体的物品太多,没有具体罗列出来,主要靠驾驶员自己判断。”在现实操作中,有的公交司机会阻止有爆炸风险的氢气球上公交车,有些则无所谓。

  业内人士直言,正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也就像那位网友质疑的公交公司没有书面文件,再加上公交没有专业安检、驾驶员靠眼睛把关的行业特点,因此在危险品识别、判断上仍然是一个粗放的模式,目前在国内尚无比较先进的经验或模式可循。目前,公交行业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杜绝车辆本身的风险。

  但安检全靠公交司机眼观,防范存在着各种困难,业内人士希望市民能提高安全意识,“公交安全需市民自觉维护”。曾经发生过的多起公交车恶性事故,也是因为乘客带着易燃易爆品上车造成的。在公共交通的密闭空间中,各种意外因素都存在,曾经有孩子拿着烧烤在车上吃,一个急刹,烧烤签就戳伤了旁边的乘客……“公共安全是大家的,也需大家自觉地维护,自觉地遵守。”因此,乘客多一份自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就是安全。

  延伸阅读

  2008年5月5日,有乘客携带易燃品上车,导致上海市一辆公交车发生爆燃事件,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2009年6月5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故,因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所致,遇难人数27人,数人受伤。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