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现状
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快速公交系统(BRT)的有关概念。国外对J决速公交系统(BRT)的研究与应用是在城市化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并与土地使用的发展模式紧密相关。
①美国
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快速公交系统(BRT)的有关概念。1937年美国芝加哥市首先提出建设BRT的构想〔刁〕,规划将西部三条轨道快速交通线路改为BRT专线,在高速公路上行驶:1959年圣路易斯市计划一条长达86英里的快速公交系统,其中42英里采用高架公交专用道;1970年美国米尔沃基市规划建设BRT,该市交通规划案中包括运行于高速公路上171km的快速公交线路和一条13km长的东西向公交线。其后的一段时间美国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放在轻轨交通上。
巴西库里蒂巴成功应用快速公交的经验对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联邦公共交通管理局(FTA)积极推行快速公交项目,在美国公共交通学会(APTA)1998年召开的“巴士运营、技术与管理会议”上,业界公认快速公交是有效利用现有公共交通系统并在节约成本的原则下取代轻轨交通的选择方案。尤金市成为美国快速公交系统的第一个示范项目,美国联邦公共交通管理局(FTA)还与17个城市合作推行快速公交系统示范项目,包括波士顿、夏洛特、克利夫兰、哈特福德、夏威夷、迈阿密、圣胡安、圣克拉拉等城市的示范项目,此外,奥尔巴尼、芝加哥、洛杉矶、路易维尔、蒙哥马利、匹兹堡等城市也参与实施快速公交系统项目。自20世纪90年以来,美国城市再也没有任何新的轻轨交通项目,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快速公交,目前美国规划建设BRT的城市几乎遍布全国。
②巴西
20世纪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巴西库里蒂巴市采用了TOD(TransitorientDeve10pment)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完善的BRT系统网络,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城市交通轴线是由5条放射线和环线组成。5条放射线包含3条平行的道路,中间主线道路的中央两个车道是BRT专用道,其两侧为供短途交通服务的地方车道,在这条道路两侧一个街区外是一对单向的快速道路,为进出市中心区的过境交通服务。库里蒂巴市的BRT系统网络线路按功能分为快速线、支线、区间线,车辆外部颜色是根据线路的服务层次来决定的,红色的快速线是在轴线上行驶,黄色的支线是在城外环线行驶,绿色的区间线是运行在边远地区的线路,乘客换乘不同服务层次的公交线路不需要额外购票,也就是城市任意两点公交出行采用单一票价制度。其BRT系统网络线路按功能分为快速线、支线、区间线,城市任意两点公交出行采用单一票价制度。
以巴西为代表创建的优秀的城市客运公共交通网络模式,成功地将城市地面快速公交体系与城市布局相结合。其实践中取得的成果经验,在快速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③哥伦比亚
作为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达用了3年时间建成了一条被誉为“新世纪公交”的BRT线路,2000年12月这条长37km的线路投入运营。该系统采用支线与干线相结合的方式;干线为中央双向4车道使用物理隔离的专用车道,并采用了先进的ITS技术(包括智能卡和GPS等)。
④加拿大
加拿大涯太华市采用了创造性的“由外及内”的BRT发展策略,使该地区比北美大多数其它城市都更好的实施了以公交为主导的土地发展(TOD)模式。采用了BRT作为该区域内公共交通的骨架。目前握太华6Okm的BRT已全面运营,包括26km公交专用道路、28个车站、5个主要停靠点、4个换乘停车场和2140
个停车位。
⑤澳大利亚
悉尼、布里斯班规划在低密度区域建设BRT,布里斯班规划通过BRT的建设推动以公交为轴心城市土地发展(TOD)模式,该市利用东南部高速公路上现存的“高载客车辆车道(HOV)”建成了14.7km的BRT,并规划在市区建设一条与该线相接的长4.7km的BRT线路。
此外,欧洲英国的利兹,法国的巴黎、里昂、雷恩、鲁昂等城市,德国的埃森;亚洲土耳其的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日本的名古屋,韩国的汉城,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和苏腊巴亚,孟加拉国的达卡,印度的班加罗尔都己建设了BRT,还有更多的城市开始规划建设BRT,世界各地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BRT的行列,BRT在世界上己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
(2)国内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现状
BRT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经济特性已逐渐被政府和公共交通业界所重视。目前北京、成都、西安、上海、重庆等为数不多的城市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有部分城市己经着手规划或建设BRT示范线路。北京于2003年n月底己经完成BRT示范线南中轴16km线路的方案研究,该项目是由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承担示范线路工程可行性的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承担线网规划的研究,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国外顾问专家负责总体技术指导和项目协调,此BRT示范线路于2004年4月开工,年底建成。
①北京
北京市BRT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是补充完善轨道交通,优化提升地面公共交通,充分与道路新建和改建相结合。初步提出10条、总长约200公里的BRT规划路网。第一条示范线路—南中轴路穿越大兴、丰台、崇文三个行政区,北起前门,南至德茂庄,全长约15.skm,沿途经过前门商业区,并与二、三、四、五环交叉,全线共设16个车站,其中5个为换乘枢纽站,设计运营速度30一35km/h,日客运能力21.5万人次〔’〕。通过这一示范工程,大力推进B盯系统的实施,最终形成以大容量快速公交为骨干,以常规地面公交为补充,由轨道交通、BRT、普通地面公交三层构成的功能级配合理的综合客运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此外,计划在中关村、朝阳路等地建设约120km的大容量地面快速公交系统。到2008年
该系统总里程将达到ZOOkm,形成大容量快速公交网络。
②昆明
1996年,昆明与苏黎世开展了公共交通规划国际技术合作,提出“公交优先”政策[v];1999年4月,昆明建成首条现代公交专用道,在中国最早开始了BRT的实践;2003年n月以来,昆明市开展了快速公交系统规划研究,相继完成了《昆明公交专用道设计规程研究》、《昆明城市BRT线网规划研究》、《昆明城市公交票制系统研究》、《昆明城市BRT保障体系研究》4个项目,并已通过专家评审;2004年2月,《昆明主城区交通畅通工程方案》中确立了建设BRT系统的具体措施,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9月,结合昆蜿路的改造建设,完成既定的第四条公交专用道2.6km的初步设计工作;2004年n月,在昆明成功举办了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论坛,在政策层面极大推进了昆明乃至其它中国大城市BRT的发展;2004年12月,提出实施“快速BRT提升计划”。
③西安
2003年n月在由西安市规划设计院与长安大学合作完成的西安市第4次总体规划中,西安市区规划建设5条BRT线路。根据西安市己完成的((西安市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技术报告》,将依据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及城市主要扩展轴建设BRT线路。西安都市圈(西安市中心为原点2小时内所能到达的区域,即杨凌—南山—渭南—三原—杨凌合围区域)也将通过建设BRT增强城市间的密切联系。
④成都
2003年12月由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研究所完成的成都市BRT系统战略研究中分析了成都建设BRT的可行性,以大成都(一个400一500万人口的主城及6个总人口约400一500万人口的新城组团)为基础规划了全长313km的两环加13条放射线的BRT网络。
⑤杭州
2006年2月17日,杭州快速公交一号线的首对试验站台—彭埠公交站完成基建,己进入现场论证和设备调试阶段〔8]。这是快速公交一号线最早完成基建的一对试验站,坐落在杭州良山东路两侧,站台总长度为45m,其中候车区站台长3Om,站内设置站房和检票区,长度为15m,并建有无障碍斜坡。据了解,杭州快速公交一号线西起黄龙公交中心站,东至下沙高教东区,全长约28km。首批将建巧对停靠站和3个首末站,共计33个站点。快速公交一号线彭埠公交站还设有显示屏、自动感应门、站房、无障碍通道、两台闸机等设备。
此外,我国其它一些城市,如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南京、沈阳、济南、石家庄、福州、宁波、佛山、深圳、南昌、长沙、广州、郑州等也正在有序推进BRT的规划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