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省内
战“疫”当前,顺德交通人的坚守和担当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20-05-25 14:43:03.1 阅读:1077次

一、面对危险和使命,他们毫不犹豫

王崇胜,顺德汽运包车租赁驾驶员,在这个全民居家抗疫的春节,他和其他7位同事,不分昼夜在杏坛的各个角落“穿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自顺德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顺德汽运集团就接到杏坛镇包车接送任务;需组建疫情防控密接车队,专门负责重点疫区来杏坛群众、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发热人员及医护工作者的安全运输工作。根据需求,顺德汽运先后抽调8名精干驾驶员参与运输工作。据工作人员介绍,第一批负责接送任务驾驶员,从1月27日即年初三,便已到达隔离防疫点。截止到3月19日,仍有2名驾驶员在当地驻守,听候当地防疫指挥部安排。

王崇胜:杏坛防控密接任务

王崇胜师傅从2月1日开始到隔离防疫点工作。他回忆说,“接到公司的电话我就来了,当时清楚知道是什么任务,但没跟家里说去哪里,就说出差几天。”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和同事、医护人员一起住在隔离点酒店,手机每天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王师傅说疫情刚开始时,每天都有不少需要隔离或检疫的人员到达杏坛,他们也曾通宵工作,有时凌晨1、2点还会接到任务;可无论多晚,一旦接到接送任务,王师傅和同事立即全副武装,穿好防护服。有时遇到不配合的群众,跑一趟就要好几个小时。

唐怀勇、李振江:杏坛防控密接任务

每次出任务,王师傅和同事都会提前检查车辆情况,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穿着防护服、戴好口罩;任务结束后,再按照指引做好全身的消毒工作,一刻都没有马虎。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王师傅当初跟家里说出差几天的“谎言”,也瞒不下去。王师傅说,自己是半开玩笑地跟家里人道明情况的,家人知道后都挺支持他的,还给他说了不少安慰鼓励的话。但王师傅清楚家人心里也有一份担忧,所以有时候还会反过来安慰他们。

在执行接送任务的一个多月里,王师傅未曾回过家。他说仅有的一次是因为天气转凉要拿点厚衣服。但那次他连家门都没有见到,只是叫妻子提前把衣服准备好,放在小区保安处,他取了衣服就马上回到工作岗位上。他告诉记者,医疗队工作人员告诉他,其实他们也是可以回家的;之所以选择驻扎在酒店,只是怕医疗队突然有需要,自己不能第一时间赶到。

用勇气诠释责任和担当

自武汉疫情发生,王师傅格外留意疫情发展趋势,“要是说不怕,那肯定是假的。但每当跟医护人员穿上一样的防护服,每当看到他们明知有危险却冲在一线,我的心里只剩下敬佩。我不后悔接到这个任务,虽然有风险,但总得有人干,同那些医生们比,这都不算什么。”王师傅说。谈起整个接送期间,最令他印象深刻的瞬间;他首先想起的是与同行的医护。王师傅回忆第一次出任务回来,他看到医生脱下防护服后,衣服和裤子全汗湿了;当时一阵心酸,心里特别难受,眼泪水都要流出来。他还专门给记者展示了他给医护拍的照片,不断重复说“他们太不容易了”。自此每次出任务,王师傅除了开车,还会帮着医护人员抬器具;他说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都很乐意帮忙。

与医护人员同吃同住的一个月里,王师傅和同事与医护队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王师傅一直强调医护人员他们很好、也很辛苦,“他们经常叮嘱我们做好防护措施,防护服的穿戴、清洁他们都会提醒”。即使自己的接送任务已经结束,王师傅还保留着他们和医护的工作微信群,每天都会关注他们最新情况。


二、白衣天使守护城市,你们守护天使

凌征福,顺德汽运包车租赁驾驶员。2月13日,他和同事杨光华一起负责顺德驰援武汉第四批医疗队接送任务。凌师傅说,13日当天早上10点,他接到公司的电话;需要在10点半前到达,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进行接送任务。虽然时间紧迫,但凌师傅还是和同事一起搞好车辆内外的卫生,反复用消毒水对车厢各设施设备进行喷洒消毒。他希望给出征的医护人员一个好的印象!

凌征福:接送驰援湖北医疗队


准时到达现场后,凌师傅亲历医护人员宣誓出征的现场,并拍下照片发朋友圈为医护们加油鼓劲。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凌师傅说一名医护在跟家人道别时,紧紧地抱着自己约10岁的孩子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不善言辞的他一直重复说很激动,也很感动,医护们很勇敢。

相比凌师傅日常负责的接送任务,顺德去白云机场路程不算长,但对凌师傅来说却是责任异常重大,因为他载着的是顺德人民的骄傲,湖北人民的期盼。每位医护下车的时候,凌师傅都会挥手跟他们喊加油,道一声顺风;医护人员也报以微笑答谢。

2月末,凌师傅又投身“复工复产”接送任务中,到周边省市为顺德的各大知名企业接回了近百名员工。虽不善言辞,但凌师傅善于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贡献,带动身边的人。3月8日,当他知道顺德血库出现紧张,凌师傅又主动撸起袖子,献出自己一份爱心。



三、因为路行前方期待,所以选择坚守

王丹蕾,顺汽公交305线驾驶员。疫情期间,虽然公交班次密度调整了,但她依然和同事一起坚守岗位,为的是“不让每一份期待落空”。

这个春节受疫情影响,城市变得异常冷清。王丹蕾说在站点等待的人少了,本来高峰的路段不堵了。但这些变化,却让每日在城市穿梭的公交人感到心酸。

王丹蕾:为城市运转坚守

丹蕾姐回忆,“上公交车必须戴口罩”这项规定刚出的时候,很多乘客还不知道,她几乎要对每个上车的乘客都解释一遍;有时遇到不太讲理的乘客,还免不了受气;但慢慢地大家都习惯了,也很自觉。她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疫情初期有一次上晚班,有一位老伯想上车,但没有戴口罩。丹蕾姐跟老伯说明了防疫的政策,老伯表示自己十分理解,但这么晚也不知道去哪里可以买口罩。老伯的难处,丹蕾姐也是看在眼里。她说,“大晚上的阿伯还在等车,错过了这一班,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我想起自己包里还有一个口罩,我就给他了。”

说起家人,丹蕾姐说虽然每次出门上班,她都能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出不舍,但不舍的话从懂事的孩子口里说出都会变成“注意安全”!下班回家,丹蕾姐会在孩子们“督促”下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疫情期间,虽然班次减少了,但丹蕾姐和一众驾驶员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也容不得马虎。为了让大家放心坐车,每一位公交驾驶员会在每次到站后把车厢认真清洁一遍,喷洒消毒水,擦座椅、扶手、按铃,拖地。她告诉记者,即使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还会有人坐车。“有时候是老人去买菜,也有的是去医院上班的。”这个城市需要运转,只要想着下一个站点有人在等着,有所期待,他们就会坚守自己岗位。


四、感谢理解,我们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婉平,顺德客运站服务班一员。这个春节给她最大的感觉是人少了,工作变“清闲”了。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运呈现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对婉平来说,最先出现的省际班线停运,是对她最大的“考题”。作为服务班组一员,她和同事一起需要给每一个受影响的旅客致电告知退票事宜。“之前到班线取消要退票乘客都很不理解,为此也受过不少的气。可这次都比较顺利,虽然是返乡高峰期,但大家都十分理解。”

受疫情的影响,婉平所在的顺德客运站经历了班线停开、旅客减少,甚至是开站以来最长时间停运。从加班迎客变成了坚守,婉平说:“只要还有一条班线进站运营,只要还有一位乘客需要上车,我们就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保证旅客的安心出行,她们的工作也有所调整,清洁消毒的任务是必不可少的。婉平告诉记者,咨询台作为最多旅客交集的地方,她们每隔2小时就清洁一次;候车大厅的椅子,每天下班前都要大规模消杀。


目前,顺德客运站已恢复迎客,入站必须正确佩带口罩,无接触式售票,间隔1米排队,入站口联合检查岗等。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期,婉平和她的同事一起见证客运站的旅客一天天多起来,她说会越来越好的,一定会的。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