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894.9万人次!广州“四个不松懈”为公共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20-04-03 13:38:43.227 阅读:1182次

复工复产正在进行时,

广州市公共交通网络

疫情防控工作也紧跟步伐,

以“四个不松懈”应对逐渐增大的客流量。

自2月10日起,

各类公交服务已全面恢复正常运营。

4月1日当天,

全市公交、地铁、出租车客运量

就有894.9万人次,

实现“内防扩散”和高效通勤双赢。




保持体温监测不松懈

广州把公共交通体温监测网络作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三个网络”之一织密织牢,制订《公交站场及公交车营运途中发现发热乘客处置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一线处置指引》《广州地铁重大公共卫生防疫应急手册》系列工作流程指引。

严格实行“无口罩、不公交”,要求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各类公共交通乘客均必须佩戴口罩,首推出租车口罩智能识别系统,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在全国率先将地铁防护措施提升到最高等级,全市271个地铁站点设置进站体温检测点及隔离区;为862条公交线路及700多个公交总站配备14460个手持测温仪,全国首创公交人脸识别测温仪,确保进站(上车)测温全覆盖。


保持联动检疫不松懈

建立交通、公安、卫健、属地区政府及地铁集团的联动机制,组建联合处置队伍,创新联动检疫七步法,从报告、初诊、登记、移送、消毒、回访和通报等7个环节进行细化、规范,在地铁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机场北站等枢纽站点设立9个联合防疫点,依托“地上地下”“车上车下”“站内站外”联勤工作机制,实现发热乘客快速、高效处置。依托公交车辆位置信息、排班调度信息、乘客电子支付信息等开发公交溯源系统,灵活应用视频追踪、票卡追踪、特征辨识等追踪技战法,高效核查相关疑似、确诊人员轨迹,全面压减疫情传播风险。


保持客流管控不松懈

联合交通、公安、铁路、机场、地铁、公交等单位,建立客流信息共享机制。

针对当前地铁公交客流呈跳跃式增长的情况,开发公交客流预警功能,组织数据分析专班实时开展研判,重点关注“两站一场”等重要交通枢纽以及密切关联站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发车频次、控制客流密度,并梯次投入测温及巡逻防控人员。

地铁按照车厢拥挤度不高于70%的原则科学组织运营,启动“车站分级客流控制”“线路联控”及“线网联控”等措施,组织乘客有序、分批进站乘车,与属地街道联动协同开展客流控制,减少人员在车站内外拥堵聚集。

对客流集中的公交站点增加空车切入、短线快车。

加强地铁公交联动,开行20余条地铁平行公交分流线路,缓解地铁车站及车厢满载率,做到防疫情和保运输两不误。


保持消杀防护不松懈

将地铁、公交车辆“日消毒”升级为“每周期、每班次消毒”,加密母婴室、自助设备、扶梯、车厢、空调滤网等的清洁和消毒频次,日均消毒5.3万车次;严格执行“班次通风”,公交车在发班前开窗通风,地铁启用全新风模式,每天早晚进行隧道通风,保障乘车环境空气流通。

设置9个出租车集中消毒服务点,指导出租车(网约车)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设置67个消毒服务点并供全行业共享。

组织公共交通运营企业从业人员地毯式排查,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处、不漏一项”,相关区域返穗人员自行隔离14天评估身体情况正常后再复工,加强防疫知识培训,严格落实岗前测温,坚决杜绝带病上岗。


来源:广东交通发布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