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体现着其宏观规划的眼光和实力;一座城市绿色生活的普及程度,检验着其公共服务质量的公平和精细程度。
2015年,桂城街道市政管理处公用事业管理股通过规划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站场,改造公交候车亭,增加公共自行车站点,采用智能化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市民出行质量。因为桂城深谙,公共交通系统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它也是城市生活和社会福祉的关键。因为在桂城,有一种情怀叫绿色生活,你我同行。
交通拥堵的“阵痛期”
“3年前从南海大道到南港路的街道办事处,需要先到南海妇幼保健院附近转线。后来桂11连通了中心城区和平洲片区,40分钟能到达目的地。”在桂城工作了3年多的叶慧婷,选择了买车代步,只需15分钟就能到达上班地点。
“本想着可以节省路上时间成本,却遇到种种交通拥堵问题。”尽管对交通现状不太满意,但叶慧婷看到政府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所作的种种努力,希望这些都是暂时的“阵痛”,待公共交通系统完善之时,路况总是会好的。
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带来许多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交通混乱、道路拥堵、车辆延误增大、交通事故时而发生、汽车尾气污染加重和噪声污染等问题,汽车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而产生了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不协调的矛盾。
为继续完善桂城公共交通服务体系,2015年桂城街道市政管理处公用事业管理股完成了公交专用道(二期)工程(15.8公里)建设工作,完成了宝石西路(福裕广场东侧)15000平方米临时公交站场的建设和接管东海渔邨东侧临时公交站场,完成了25座公交候车亭设施改造工作,完成了公共自行车四期33个服务站点的建设工作,投放自行车3000辆,完成了东小片区路内停车智能收费系统的方案设计、预算编制、招标文件的编制等前期工作。
精细化布局公交资源
其中,以普及面和受惠面较广的公共自行车建设为例,桂城正通过公共资源的调配和完善,让每一位生活在桂城的人得到公平、贴心、细致的公共服务。
桂城公共自行车从2010年7月建设,2010年8月1日开始运营。至今完成了桂城公共自行车租用系统一、二、三、四期工程,2015年新增33个服务站点,新增自行车3000辆,增加锁墩LED显示屏,实时显示车辆租还情况。站点主要设置在居住小区、商业区、公勤单位、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枢纽等人流聚集的区域,以满足市民的多样化交通需求。
记者从新增站点明细表中看到,桂城结合本地发展实际情况,新增的33个服务站点和3000辆自行车,主要分布在园区、新建住宅小区、地铁接驳口及部分自然村,尤其是广东金融高新区和平洲片。“在广东金融高新区,我们增加了广发银行宿舍站、保利澳尔公寓站、金融地铁出口站、万达广场站、灯湖小学站、交通银行站、广发银行站、友邦保险站、灯湖一号站、保利水城南站等站点,服务白领方便、健康生活的需求。”桂城市政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为了满足平洲片禁摩后市民出行需求,桂城在平洲片新增了2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我们会在锁墩增加LED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到租车还车情况,又可以显示到卡内余额的情况。”桂城街道市政管理处公用事业管理股运营管理部工作人员翁工说。
每一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一个区域市民的出行;每一个公交站候车亭的完善,是为了影响一群人的绿色生活习惯。只有循序渐进的推进和普及,才能一点一滴地改变市民的出行习惯,才能让这座通畅灵动的城市呈现健康与蓬勃的风貌。
公交亮点:新增15公里公交专用道
“刚建好公交专用道时还有私家车抢道占道的现象,现在大家都养成了高峰期让道的习惯,我们公交车司机开起车来都畅顺很多。”桂09公交车司机李师傅说。
近年来,桂城开展“五纵五横”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已对南海大道、桂澜路、明德路、文华北路、佛平路、季华东路、海五路、海八路、南桂路—桂平路、佛山一环(规划中)共10条主干道进行公交专用道建设。
2015年,桂城街道在2014年已建成“五纵五横”公交专用道的基础上,再增加15公里的建设,包括:魁奇路东延线至港口南路(五斗桥南引道至海怡大桥)、三山大道至港口路(三山西桥至橹尾橇桥)、永安路(沙尾桥至佛平五路平南市场)及南港路(夏东路口至三山西桥)。
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设置公交专用道的标线和标牌,区分并提示其他车辆禁止驶入;二是将考虑在人流量大的站点设立分站或新站分流,有条件的路段建设港湾式公交车站;三是计划将道路的最右边车道设为公交专用道,在早晚高峰期的2小时内禁止其他车辆驶入,从而提升公交车通行率,并为市民节省出行时间。
公交专用道建成以后,桂城周边的镇街出入桂城的速度将更快,同时禅桂之间的公交联系将更加顺畅,“专用道建成之后,有关公交线路的运行速度能够提升20%到30%,有关准点率将提高5%。”桂城市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闲置地变身临时公交站场
位于宝石西路的一块闲置地,本是一片杂乱泥地,偶尔还被堆放起建筑垃圾等杂物。如今这里已经平整了场地,建造了围墙,种植了攀爬植物,15000平方米的临时公交站场在这里建了起来。
记者了解到,宝石西路(福裕广场东侧)地块提供给南海佛广公共汽车有限公司作临时公交站场。“随着公交扩容,新增了不少公交车辆,公交站场也变得供不应求,整理闲置地建临时公交站场,解决了公交扩容期间新增公交车辆的停放及公交车夜间停放等问题,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桂城市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宝石西路(福裕广场东侧)临时公交站场外,市政管理处还接管东海渔邨东侧临时公交站场。
改造25座公交候车亭
地处桂城黄金地带,往来以金融白领居多的佛山民间金融街,此前其位于南平西路的公交候车亭还是个简单的龙门架式站牌,现在改造成了能遮阳挡雨的公交候车亭,外观和服务都提升了。
《佛山市南海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城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对候车亭、公共自行车站、报刊亭、电缆箱等公共设施的检查、维护力度。要求2015年底前中心城区主干道全面达标,2016年起逐步提升其他区域的标准。
2015年,桂城街道市政管理处完成了25座公交候车亭设施改造工作,由原来的单杆牌和龙门架式站牌改造成公交候车亭。站点包括:三洲工业区站南侧、夏东二洲站南侧、夏东二洲站北侧、平洲污水处理厂路口站北侧、五房沙北路口北侧、怡翠馨园站南侧、怡翠馨园站北侧、保利澳尔公寓东侧、益禾公寓站西侧、平南顺利市场西侧、怡翠馨园西侧、俊雅花园南侧、俊雅花园(北侧)、保利澳尔站西侧、益禾公寓站东侧、良溪站东侧、佛山民间金融街北侧、康怡丽苑站南侧、康怡丽苑站北侧、深海路站东侧、深海路站西侧、佛山民间金融街站(南侧)、桂城中学东门站东侧、桂城中学东门站西侧、富景幼儿园西侧等。
“以前的站牌过于简单,有点像城乡结合部的公交设施,统一风格后才能体现桂城细节服务的质量和公共资源的公平。”市民霍佳琪说。
市民故事:从不愿意到支持停车收费
“桂城将于2016年初开始实行路内停车收费,还要首先在东小区铺开试行。”家住桂城怡翠馨园的市民许昉坦言,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
尽管如此,许昉深知目前桂城停车位不足的问题。“以我们小区为例,简平路及其与华翠南路间的间隔路都停满了汽车,万科金色家园和怡翠馨园店铺外的少量车位也供不应求,但其实小区室内停车场仍有空余。”许昉说,每个人都想省钱和方便,但需求肯定无法完全满足。
土地资源有限,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停车收费势在必行,“一是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车主将汽车停入室内,争取还路于民;二是增加用车成本,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增汽车。”许昉说,越来越多街坊都接受了这样的现状和解决方式,还积极参与听证提意见。
结合前期听证会收集到的意见,南海对听证方案作出调整,将桂城街道路内、公共交通枢纽站、旅游景点等停车场的免费停放时间延长至30分钟,并优化了桂城街道路内停车场一般路段在节假日期间的优惠方案,即一般路段节假日前一天下午6点至节假日后一天早上8点30分,前1小时3元,后续每半小时1元,全天最高限价为8元。
交通繁忙路段在白天时段早上8点30分到晚上10点期间,前一小时分别为3元,后续每半小时2元;夜间时段晚上10点到次日8点30分,一次性收费12元;全天最高限价35元。一般路段在白天时段早上8点30分到下午6点期间,前一小时收费3元,后续每半小时1元,最高限价为15元;夜间时段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8点30分,一次性收费10元;全天最高限价20元。
“民生工程首先在规划决策上需要得到公众的支持。”许昉说,从道路的设置到时段的限制,从政策的制定到制度的落实,都需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桂城的停车收费做得较好。
公共交通服务的是公众,依托的也是公众,只有集纳公众智慧,并取得公众支持,才是公共交通发展的长久之策。
记者观察:公共交通建设需要大决心
一个成熟的城市交通治理方案,其目的都是为了环保和市民出行便利。而公共交通的建设,需要让路于土地资源、财政投入等大手笔,仍有许多饱受塞车之苦的欧美国家的大城市愿意不遗余力地投入与完善。皆因公共交通系统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它也是城市生活和社会福祉的关键。
在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上,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荷兰、丹麦等发达国家,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高达75%。其中,“公交优先”最早由法国巴黎提出,很快就被饱受塞车之苦的欧美国家大城市采用并逐步完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公交利用率达到50%至60%,东京达到90%,高峰期甚至是90%以上。而在我国,公交出行占整个出行的比率仍然偏低。
1997年北京就已经提出过公交优先的政策,也设置公交专用道,还为公交的“路权优先”立法,2005年开通了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车道专用、大容量、信号灯优先。但这一政策在其他利益的趋使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
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从认识、规划、基础设施、运营结构、道路使用、行业改革、政策扶持和社会监督等多方面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措施。
在南海桂城,我们欣喜地看到由上至下对公共交通建设的重视与浓墨重彩。建设公交专用道并配以严厉的惩处机制,利用土地资源支持公交扩容,加大公共自行车的投入,每一项决策的实施都需要大决心、大手笔。
在巴西一个不太出名的城市库里提巴里,巴士服务达到城市面积的90%,所有乘客步行不超过500米到达公交服务点,每5分钟有一趟公交车。在区镇两级的大决心、大手笔投入下,市民能否期盼假以时日,在桂城也能享受如库里提巴里一样的公共交通服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