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8大部分43条,为广东省未来5年的发展提出指引。其中,对未来广东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对高铁、公路、水路等多类型交通方式进行规划引导,大力推动交通基础建设,并提出2020年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
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和主战场,江门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与粤西乃至大西南连接的重要交通节点,起着“承东启西”的“中场”角色。
江门市委书记毛荣楷表示,江门是珠三角与粤西地区人流、物流的汇集点,深茂铁路、广珠铁路、佛开高速等多条轨道交通及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承担了粤西和珠三角的交通枢纽职能。其中,打造“珠西枢纽”是江门落实珠西战略的重要举措。
江门市市长邓伟根也认为,江门要围绕国家、省的区域战略格局,主动把握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推动东联西拓,在角色担当上,充分做好“传”“接”的“中卫”角色,把江门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成珠西枢纽的“中枢”和“重纽”。
今年年初,江门正式发起“交通大会战”,通过高速、铁路、区域干道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的规划、建设,全方位提升江门交通区位优势。其中深茂铁路首期工程顺利,江门或于2017年下半年实现通高铁的目标。随着交通大会战的推进,江门利用未来至少有深茂铁路、广珠铁路、广珠城轨、广佛江珠城轨4条轨道交通线经往江门的优势,在多条铁路干线交汇点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之“珠西枢纽”,着力建造交通枢纽型城市。
远景
“十三五”力推交通基础建设2020年将实现市市通高铁
《建议》对未来广东省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其提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通过科学布局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实现国家高速网广东段基本贯通,出省通道和粤东西北连接珠三角、相邻地市间通道便捷畅通,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快速化通道体系完备。加快高速铁路网建设,推进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2020年市市通高铁目标。
除了高铁外,其他交通形式也进行规划引导。《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多层次公共交通服务;制定实施民用机场发展规划,发挥广州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作用;统筹推进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港口群协调发展,积极推动沿海港口深水港航道和疏港铁路、公路建设;改善全省内河航道等级结构和通达水平,重点抓好北江、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发展综合运输,构建综合客货运枢纽体系,积极发展公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等,建设海陆空综合运输大格局。
未来五年,广东省将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把粤东西北地区培育成新增长极,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包括大力推进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铁路项目和内河航道、港口建设,加快形成水路、公路、铁路相衔接、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承接及融合发展;粤港、粤澳合作方面,也将发挥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基础设施功能,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等多项内容。
布局
“交通大会战”构建江门内联外拓交通路网
2014年年底,江门发布《江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纲要(2014—2020年)》,打造“制造强市”,明确进行产城融合振兴行动,坚持交通先行,以交通为纽带,带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今年年初,江门市召开交通建设大会战动员会,列出以江门大道为首的21个影响江门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交通项目,明确2015—2019年五年交通建设任务,正式吹响“交通建设大会战”号角,力争实现到2016年“东部三区一市”初步形成高效畅通的快速路网;到2018年,西部台开恩对接互联初具规模;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镇镇10公里通高速、东西板块内部之间各市区30分钟互达、全市60分钟互通的时空目标。
据了解,交通大会战21个重大交通项目总投资达711亿元,由5个高速公路项目、1条铁路、15个快速路及城市干道组成,内容涉及江门大道、高速公路、区域干道、铁路四大类。从珠三角乃至全省的角度来看,“交通大会战”路网呈现合纵连横之势,使得江门在东西和南北走向均与周边城市连成一片,其中深茂铁路、江罗高速、中开高速、广中江高速是江门对外连接粤西及珠三角城市的主要通道,也是江门连通广佛经济圈,对接港澳的交通血脉。如江罗高速公路起点为鹤山市共和镇,终点为罗定市华石镇,建成后将成为中山、江门等地通往广西的最短线路,是连接珠三角地区和大西南的一条重要通道。中开高速与规划深中通道对接,是中山、江门两市规划的连接港澳、深圳的东西向高速公路,同时借助港珠澳大桥,中开高速公路将成为粤西地区往来港澳及珠三角东部的一条快速通道。
措施
多举措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
“交通大会战”在江门区域内交通网络的疏通也有详细的项目规划,实现对内打通毛细血管的功效。
在对外连通方面,各市(区)将修建互通干线,其中台开快速路及龙山支线工程实现台山市与开平市两市城区的快速路对接,构建15分钟台开同城生活圈。在8月举办的台开恩联席会议中,就构建包括交通一体化在内的7个方面展开合作,也提出通过三市联城高快速路网的建设,实现未来台开恩半小时生活圈的目标。
作为交通大会战的关键性工程,江门大道连通鹤山、蓬江、江海、新会,途经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产城主轴。借助江门大道,江门东部三区一市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大大提速,助推江门同城共融。另外,江门大道自北向南呈双“Y”型布局,东北方向通过江顺大桥连接佛山的快速路网,对接顺德;西北方向通过鹤山的325国道,快速对接江肇高速,联系高明、南海等地;东南方向延伸至新会区,对接珠海;西南方向接西部沿海高速的崖门出口,通至大广海湾,实现与城市的密切联系,将极大程度上做强江门“中腰”的地位。
目前,江门大道全线工程正在紧张推进,其中连通蓬顺两地的江顺大桥已经开通,11月中旬,江门大道北线鹤山段路基工程全线拉通,目前江门大道凤凰山隧道群以及一些桥梁、路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龙湾立交桥单幅建设已经全部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快区域之间的公共交通连接,7月江门市政府十四届7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门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2015-2020)》(下称《方案》),以八大行动、五大保障,推进公共交通一体化、便捷化,为实现“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打通“毛细血管”,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未来五年,江门将确立东部一体化、西部同城化的总体思路,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公共自行车为补充,新型交通系统为探索方向的发展定位,并在全市确立起“公交优先”理念,推动江门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完善。
突破
深茂高铁首次实现江门接轨全国高铁网
在落实高铁连通方面,作为连通江门区域的首条高铁,深茂铁路首期建设正在紧张推进,江门段各个项目也正如火如荼推进中。
2014年6月底,深茂铁路江茂段在江门境内新台隧道等3处施工地点顺利动工建设,标志深茂铁正式起建。据了解,深茂铁路全线东起深圳,途经东莞、广州、中山、江门、阳江、西至茂名,正线全长388公里。按照规划,深圳至江门段为客运专线,江门至茂名段是以客为主,兼顾轻快货流的快速铁路。深茂高铁不仅是连接广东与海南、广西的主通道之一,也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南沿海地区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区域路网干线,深茂铁路通车以后,将成为珠三角直接连通粤西沿海地区的客运主通道,也使得江门直接纳入全国高铁网,进入交通快捷的“高铁时代”。
按照规划,深茂铁路工程分两期建设,其中江门至茂名段为首期,按双线、时速200公里规划设计,正线全长266公里,工程总投资约290亿元,工期4年,途经江门、阳江、茂名3市。深茂铁路江门段共110公里,总投资约120亿元,经过江门各市(区)共14个乡镇,共设江门南、双水、台山、开平、恩平、大槐6个车站,其中江门区域江门南、台山为客货共用站,双水、开平、恩平办理客运作业,大槐办理货运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护沿途台山、开平的碉楼古建筑群,深茂铁路双水至台山段有超过6公里选择以地下隧道的方式通过。另外,深茂铁路将在小鸟天堂北侧通过采用全封闭式声屏障,确保鸟类的繁殖栖息环境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据统计,加上其他噪音敏感地带设置的声屏障,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总降噪工程声屏障设计近20万平方米。同时,江门段全线将架设桥梁97座、隧道12座,以最大限度节约用地。
进度
2017年年中江门或进入“高铁时代”
目前江门市境内的轨道交通还是以短途为主,深茂铁路是江门市境内第一条连接国家高速铁路网的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江门市作为珠江西岸和粤西交通枢纽的交通地位将真正呈现出来,而且对台山、恩平和新会等江门南部区域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带动作用,江门随即进入“高铁时代”。
据了解,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在2014年4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去年11月底,江茂段全线动工建设,首期工程全线推进。而在江门段方面,自去年6月始发动工以后,各个项目进展顺利,其中今年1月底,深茂铁路恩平段也正式动工建设,该路段总工期36个月,预计将于2017年底建成。深茂铁路台山站站点位置已经确定为台山工业新城富华重工南边区域,这一位置距离台山市主城区只有约5公里,目前该站点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深茂铁路江门段标段工程进展顺利,7月深茂铁路3标段重要工程——谭江特大桥双壁钢围堰下水,标志着该座主跨度256米的大桥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自此,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的关键性节点工程拉开正式施工序幕。据悉,按照建设单位新的施工计划,江门至茂名段将比原计划工期提前7个月完成施工,有望于2017年年中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9月17日在深圳市政协专门举办的交通建设与管理建言献策座谈会上,提出深茂铁路将于明年全线动工,深茂铁路全线通车后,深圳到茂名的时间缩减至3小时,江门到茂名将由现在的4个小时,减少到2小时以内;从江门到深圳只需1个小时。
■规划
江门乘势而起打造“珠西枢纽”
随着交通大会战构建的完善路网,江门对内连通、对外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区位逐步明显,未来江门将至少有深茂铁路、广珠铁路、广珠城轨、广佛江珠城轨4条轨道交通线经往江门。对此,江门将利用多条铁路干线交汇、高速路网通达的优势,打造珠江西岸新的枢纽城市。
毛荣楷表示,打造珠西枢纽是江门市落实珠西战略的重要举措,省已经明确表示大力支持。他指出,江门是珠三角与粤西地区人流、物流的汇集点,深茂铁路、广珠铁路、佛开高速等多条轨道交通及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承担了粤西和珠三角的交通枢纽职能。
邓伟根也表示,打造“三门”,建设“三心”这种大思路、大格局、大发展,必须要有大交通作支撑,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城轨、水路、城乡快速路网、城市微循环、港口码头等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把江门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成珠西枢纽的“中枢”和“重纽”。
据了解,江门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新会区,是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广珠铁路、广珠城际、江恩城际等多条轨道交通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的交汇站。江门综合交通枢纽站房主体面积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为集高铁、地铁、公交、长途、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集合多种交通功能建筑和商业开发于一身的综合体。据了解,目前珠西枢纽已完成站场规划的初稿,省委、省政府支持将江门打造“珠西枢纽”列入省“十三五”规划。
珠西枢纽落户新会,将大大带动新会交通设施“大发展”。据了解,新会区将把“大交通”建设摆在助推新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未来3—5年,随着新会境内超400亿元的交通建设投入,以及周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一个连通珠三角和港澳都市圈、辐射大粤西的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即将呈现,并将打造成为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