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连场暴雨对市民出行造成了影响,而对于与开平水口仅一河之隔的台山公益的市民来说,就更加不便了,因为两地没有公交互通,因此,公益的群众到水口去只能打摩的或自己开车。
昨日(10月12日),记者从开平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开平水口与台山公益两地将实现公交互通。对此,两地市民均表示,如果实现公交互通,两地交往将更加频繁。
开平公交延伸到台山公益
大江镇公益圩是一个传统工业区域,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就业人口合共有一两万人。因地理位置特殊,自身商业条件相对不够成熟,当地群众更多是前往一河之隔、商业氛围更活跃的开平市水口镇消费,而不是到距离更远的台城去。而水口这边,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公益的鞋厂工作。因为两地没有公交互通,群众出行很不方便。
记者昨日从开平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股了解到,此前有台山市人大代表提过此事,台山相关职能部门关注到群众的诉求,并在9月底找到开平方面协商两地公交互通的事宜。该股相关负责人表示,水口与公益仅一河之隔,两地之前有轮渡来往,但近年来坐轮渡过河的人少了,加上经过主航道的货船较多,轮渡在主航道穿行存在安全隐患,考虑到这些因素,后来取消了轮渡。
为了方便开平水口、台山公益两地群众出行,开平和台山两地的交通部门已经做了实地调研,并于节前拿出了初步方案,初定是开平的10路公交车延伸到台山公益去,大概30分钟一班车。该负责人介绍说:“30分钟一班车,基本上能满足两地群众往来的需要,不过,目前包括班次时间、票价和站点设置等具体细节还在研究,拟定11月1日开通。
两地市民期盼早日互通公交
开平水口和台山公益的市民对于两地公交互通有何期盼?记者分别走访了两地,听取了市民的意见。
台山公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鞋厂老板说,大江的公益是台山真正的北门户,从大的方面说,这里有不少企业,公交不够发达,可能给客户带来不好的体验和印象;从小的方面说,其工厂的工人大多选择到水口消费,如果能够尊重这个实际,开通公交,也会让工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他相信,实现公交互通,可以进一步活跃两地人员的交流,“虽然目前看更多是公益的人去水口,但从长远看也可以带动公益自身的发展”。
来自四川内江的公益某鞋厂文员周开聪说,他每周要到水口一两次,主要是买日用品或见朋友,所以自己买了个电动车,方便出行。他的同事李伟龙则说,自己也经常去水口,基本是坐摩托车,花费8—15元,有时一家人过去就得包辆三轮车,花费超过20元,有点贵。
据悉,去年6月,公益到水口之间持续了多年的传统轮渡方式终止,公益圩的老人对此感到很不方便。公益圩维新街66岁的伍畅辉说,自己没有车,搭摩的又贵,所以现在很少去水口了。
在开平水口,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水口镇某美容会所负责人黄女士告诉记者:“平时有很多公益的客户过来消费,但是她们过来很麻烦,大部分人都没有车。据我了解,公益客户到水口来通常打摩的、黑面的或电动三轮车,不方便,还很危险。”黄女士介绍,有不少公益的客人曾向她抱怨称,两地的交通很不方便。黄女士非常期待水口、公益两地早日实现公交互通。“对我们的客人而言,她们从公益过来方便了,到时候也肯定可以带动更多人到水口来消费。”黄女士说。
水口一家咖啡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我有朋友在公益工作,她多次邀请我过去玩,因为没有公交,我觉得很麻烦,都不愿意过去。据我所知,那边也有很多外来打工者,他们不上班的时候肯定也想到一河之隔的水口来放松一下,但过来一趟兜兜转转很麻烦。”她表示,如果以后水口、公益通了公交车,两地的交流会更频繁。
家住水口的市民张女士在台山公益工作,以前每天都要两边跑,交通方式是坐轮渡。后来轮渡取消了,她上班要搭摩的经过大桥过河,然后再搭公交车,接着还要走一段路,非常麻烦。“每天上下班要花很多时间,而且交通费也不少,后来没办法了,只能在公益租了房子。不过现在经常是两边走,因为毕竟家在水口。”她说。张女士非常期待水口有公交直接去公益,并且希望能早日开通。(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