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省内
宝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投用

广东城市公交网 http://www.gdcsgj.com 发布时间:2015-07-21 09:43:43.15 阅读:8523次

7月20日一大早,宝安中心区新安地铁站B出口人流如织。在匆匆赶着上班的人群中,仍有小部分人在出口外边驻足观看。在这里,名为“城市绿骑”的宝安公共自行车存取点已经整装一新。约20个公共自行车的停放点上,只剩下一辆公共自行车还没有被人骑走。

    “0-15分钟免费,15-60分钟0.5元,1小时以上2元每小时。”在公共自行车的存取站台上,显眼的资料介绍写明了收费标准。“价格不算贵,早上骑一趟公共自行车去翻身路的农贸市场买个菜,来回也就是2元。”家住新安地铁站旁凯旋城小区的周大伯告诉记者,他平时出门买菜都是走路往返,距离约两公里,时间约一个小时。

    几乎在同一时间,吴先生在宝安中心区地铁站B出口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还了车,把车停入了站台的停车柱,在听到语音提示之后刷卡还车,便完成了全部流程。出于晨练目的,他绕着宝安中心区海滨广场骑了约一个小时。“好久没有骑行了,今天想体验一把,感觉很不错。就是租赁过程繁琐了一些。”吴先生告诉记者,“公共自行车站台上有深圳通的刷卡消费系统,但是我来租车的时候被告知,用深圳通租车要到10月份才开通,因此我不得不另外办了一张公共自行车租赁卡,先是出示了身份证,然后交了300元的押金,20元的工本费和30元的预存资金,才能把自行车骑走。”

    7月20日是宝安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开始试运营的首日,一期工程共设置了14个停放点,公共自行车投放点覆盖了宝安的地铁沿线,分别是地铁宝华站C出口、新安站B出口、宝安中心站BDE出口、宝体站BD出口、翻身站AC出口、灵芝站BC出口、洪浪北站B出口、兴东站BD出口。共投入500辆公共自行车,试运营期间第一个小时租车免费。

    骑行公共自行车所倡导的绿色出行方式,是现代都市节能环保、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方向。不过,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试运营中的宝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要给群众带来更好的体验,在网点覆盖、软硬件结合与自行车路面设置等多个领域仍有提升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方晓达

    “硬件”待扩容

    公共自行车站需增点

    早于2014年,宝安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项目作为全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一部分写进了2014年市政府重点工作——在宝安地铁站出口建设14个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宝安区2015年公共自行车投放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套投放500辆公共自行车。

    2014年12月,在区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项目承建单位为深圳凯信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后在区发改、财政、城管、公安、规土、采购中心、供电、电信、地铁集团等单位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宝安区公共自行车(一期)项目已基本建成。迄今为止,宝安公共自行车投放项目已完成基础工程、600个锁柱、500辆公共自行车、后台调度中心以及与地铁公司衔接接电事项的建设安装工作。在试运营阶段,一期工程主要被定位为为市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健康锻炼方式。

    在宝安前进二路工作的谢小姐早早已经注意到了地铁口的公共自行车站台。每天上午,她搭乘地铁在灵芝站出口下车,然后转乘公交车坐四个站到前进二路上班地点。“如果公共自行车站台能够把地铁站和公交站台都覆盖起来,我就可以省去换乘公交车的麻烦。15分钟左右就可以骑行到公司。”谢小姐告诉记者,在公共自行车网点扩容之前,公共自行车对于她乃至广大的上班一族而言,相对缺乏实用价值。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于2013年底发布了《市交通运输委关于印发加快深圳市公共自行车交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记者从《通知》第二条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中查阅到:“公共自行车纳入大公交体系,作为全市公交体系和绿色出行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公交地铁换乘接驳、片区内短距离出行及旅游休闲娱乐的交通工具,用以解决轨道和常规公交‘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满足片区内部分居民短距离出行、休闲、娱乐、健身需要。”

    不难看出,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规划中已经考虑了解决轨道和常规公交“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然而,要真正打通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更多的网点支持,以对接群众更广区域的骑行需求。

    宝安国土规划部门的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宝安是深圳的人口大区,城市空间尤其是老城区的城市空间较为逼仄。从规划建设的角度而言,公共自行车站台更大范围的布点需要更多的考量。因此,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不断完善,仍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

    “现在是宝安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一期工程,希望二期、三期工程能够建设更多的站台,满足更多人骑行与换乘的需要。这项工程要与老百姓的工作生活需求结合起来,才不是花瓶工程。”谢小姐建议道。

    “软件”待提升

    绿色骑行生活呼唤“互联网+”体验

    后台管理中心、信息化管理箱、智能化锁止器、公共自行车、高清视频监控、太阳能供电等设施……在宝安公共自行车站台,标准化设备建设已经大致健全,全自动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不过,记者留意到,不少站台预设的ATM取款机、信息查询终端仍未开通。已安装好的深圳通刷卡设备仍未正式通用。

    “公共自行车系统只有把软硬件设施完善结合起来才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现在‘互联网+’是一个热门的词汇,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和资源优势,优化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这个意义出发,公共自行车要融入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宝安中心区的资深骑友小涂提出了一揽子建议。

    “宝安公共自行车的名字叫做城市绿骑。城市绿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应该代表一种生活、一种体验的意义。因为对于客户来说,体验感是最重要。”小涂说道:“现在市场针对骑行、跑步等休闲运动方式的体验已经开发了很多工具。包括最新面市的苹果手表,就是一个能够记载和记录运动数据、生理数据的互联网产品,能给用户一个非常实用的体验感。从这一点而言,宝安公共自行车系统应当完善相关的软件系统,给骑行者更多服务功能,包括运动量的统计、线路轨迹的统计。未来在网点完善之后,还应该增加周边网点存取车的信息提供,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规划骑行的轨迹。有了这些硬件和软件的相互结合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才能让公共自行车系统走进更多宝安人的生活。”

    “‘互联网+’是一种开放的理念,目的在于通过信息的虚拟通道,破除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壁垒。深圳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各区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基本上是各自招标,各自建设。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共自行车站台不能相互支持、相互服务,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宝安的公共自行车在几公里之遥的南山就不能存取。这种现象对于深圳公共自行车的一盘棋运营极其不利。”和小涂同在一家骑友俱乐部的刘先生同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路面”待畅通

    公共自行车

    亟需自行车道支持

    据了解,宝安最新投放的公共自行车采取了人性化的设计,座椅可根据个人需求升降,轮胎为新型防刺轮胎,还配备了不锈钢车篮、前后反光灯、挡泥板。为保证车辆的结实度,提高安全系数,整个车身为铝合金制成,车身铝管中间还夹杂着蜘蛛网状的支撑柱。为防盗,自行车全部螺丝采用非常规螺帽,每辆自行车上配置了车锁,保障市民租车过程中停车安全。而全部公共自行车为无链条转轴式自行车,骑行时不会掉链子。

    自行车不会掉链子,但是路面状况却容易“掉链子”。近年来,宝安经济迅猛发展,城市机动车辆数量急剧增长,导致交通拥堵不堪。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有关部门在改扩建道路中更多注重了机动车道规划建设,而忽视了自行车专用道建设。目前,宝安自行车道建设很不完善,绝大部分道路没有规划自行车专用道,有的地方则是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共用,还有的地方自行车道是断头路。在一家宝安本土论坛上,一名网友吐槽过宝安大道上和人行道夹杂在一起的自行车道:“有些自行车道路段只有63厘米宽,一个人走在上面都占满了,骑在上面十分容易‘出轨’,而有些地方的自行车道和盲道挤在一起,看着令人哭笑不得。”

    去年以来,深圳市政协委员王琛指出,随着深圳市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自行车的生存空间不断恶化,骑行空间被挤压。而自行车是我国公民最普及数量又最多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具有价格低廉、无噪音和污染、方便灵活等许多汽车无法比拟的优点。可节省大量建设停车场的占地和投资,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为此,他建议制定自行车交通规划,在新增和改造道路中,增加、完善自行车专用车道规划。采取“成熟一段开辟一段”的务实态度,逐步恢复自行车道,推行自行车优先行驶,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逐步实现道路分离。

    无独有偶,民盟深圳市委员会在去年的政协提案中同样建议:绿道及公共自行车租赁建设应全市统筹考虑。目前各区绿道发展不均衡,绿道的建设也是各区各自为政,为此应有效统筹、合理衔接各区绿道建设问题:一是打通各区之间的绿道。二是联通各区的自行车租赁卡,最好能使用深圳通,实现通借通还。

 
主办: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联系电话:(020)37637909 转8003 传真:(020)37620407
备案编号: 粤ICP备1500131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9号

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3 GDCSGJ. All copyright are saved. 版权所有 仿制必究